科创孵化

第一节  优化存量资产管理

一、发展目标

“十四五”期间,进一步厘清存量不动产特质,并在此基础上升级改造、客群细分、协同运营、服务导引、增值赋能,进一步加强不动产运营管理能力建设,创新运营管理方式,完善管理和服务体系,建立起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不动产管理运营模式,有效提升不动产的价值和功能效用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(一)重新定位成熟物业,升级改造老旧物业

对成熟不动产(裕安大厦、金桥工业园)进行重新定位,深入分析市场及客户需求,引导不同发展阶段、不同需求的企业入驻公司旗下不同类型的物业,将传统客户升级为成长更快、效益更加的新经济客户。对老旧不动产(英展大楼)所在区域开展全面调研,对不动产进行适当升级改造,对低质低效、无法升级优化资产进行剥离,实现收益和效益的提升。

(二)创立特色服务体系,建立增值赋能运营模式

根据存量不动产的特质进行重新定位和布局,形成较为完整的涵盖研发、生产、办公、商业不动产管理体系,立足物业特点及自身优势,探索创立特色服务,转变现有单纯“租”的运营模式,提供政策嫁接、贸易支持、投资引入、项目导引等增值性服务,提高客户粘性,促进不动产增值和租赁价格提高。

(三)复制商业逻辑,对外承接项目

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增值和赋能服务,建立起成熟的“不动产经营+增值赋能服务”双轮驱动的经营模式,进行复制,对外承接不动产运营项目,实现稳定盈利模式。

(四)适时开展资产证券化,培育不动产造血功能

通过存量物业升级,系统化的招商和优质不动产运营管理服务,引进高质量租户,提升租金,提高并实现稳定的收入和收益,同时提升不动产质量和价值,使其具备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条件。在需要时,发行REITs、类REITs产品,募集资金,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,培育不动产造血功能,提高流动性。

第二节  建设运营G60松江•安徽科创园

一、发展目标

调整优化园区未建工程设计规划,高质量推进园区建设,引入中安创谷等成熟科创园区运营模式,将G60松江·安徽科创园打造成为“具有上海品质,代表安徽形象,体现松江特色”的标志性高端科创社区。2023年6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,2025年底完成项目招商任务,出租率达90%;落实园区“皖企在沪的总部集聚基地,初创企业在沪孵化的加速基地,安徽招引全球创新资源的创新飞地,G60科创走廊安徽成员单位的联络基地”四大功能;“皖投智谷”成为科技园区建设和综合运营平台,初步体现“皖投智谷”品牌效应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(一)高质量开展园区建设

聚焦“具有上海品质,代表安徽形象,体现松江特色”的标志性高端科创社区的定位,调整优化园区未建工程设计规划;加强园区工程质量、成本、进度、安全管理工作,保障园区建设质量及进度。2021年年底前,实现B区开园;2023年6月底前,完成园区C区建设并投入运营。

(二)联动开展园区招商

围绕园区定位,聚焦“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”等高新产业,联动地方政府、中安创谷公司等开展园区招商,完成园区各年度招商任务。聚焦园区产业定位,建立以专业化园区规划为指导,以产业链招商为导向,差异化组合的招商模式,综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专业化招商体系。按照细分产业发展重点、目标区域、企业规模等维度对目标企业进行筛选和引进,并为企业做好入园前、入园中、入园后全程的政府衔接、协调工作。

(三)培养园区自主运营能力

协同中安创谷公司开展园区前期运营,委派团队,深度参与,通过对标学习、调研及实战训练等多样化培育手段,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技园区招商、运营、服务团队,培养自主园区运营能力,构建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科技园区运营模式,逐步形成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科创园区运营品牌,为裕安公司将来在上海拓展新的科技园区、导入自身运营服务体系和品牌奠定基础。

(四)加强资源导入和沪皖联动

搭建区域政府、地方产业、高校和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,对接政府资源,嫁接产业基金优势,连接高校技术,协同企业发展。全面了解各类产业基础条件和支持政策,掌握第一手区域产业政策动态及资讯,帮助园区初创企业了解地方产业政策、产业发展环境,为企业争取最有利的支持政策;寻求与政府基金、产业基金、引导基金、社会资本等结合,帮助园区企业嫁接资源。

梳理集团公司内部科创孵化资源和投资资源,引导项目回流,在安徽实现产业化,帮助集团体系内孵化园区分流有需求的项目来沪发展,形成沪皖两地联动孵化。

第三节  创建科创服务体系

一、发展目标

整合集团体系、沪皖两地人才、资金、项目、科研等各类资源,协同内部优质园区运营管理及物业服务,按照“基地+基金+增值服务”的业务模式,构建科创孵化服务体系,提升园区服务层级、园区品牌知名度,打造科创孵化生态,培养和发展自主科创孵化运营服务能力。

二、重点任务

(一)发展科技中介服务

引入研发设计、技术交易、专利申报、政策申请、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,培养、引进具有产业、技术等领域专项人才,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、技术评估、技术转移、成果转化等服务,为园区企业技术发展、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
(二)链接科技金融服务

对接投资基金、银行、小贷、保理、担保、融资租赁等机构,定期开展科技金融推介活动,帮助园区企业就地解决融资难题,拓展资金融通渠道。

(三)建立内部众创空间或创业苗圃

在园区内部单独开辟众创空间或创业苗圃,为技术领先、行业前景良好的小微创业者提供孵化、成长空间以及创业辅导、创业孵化服务;结合安徽省委省政府及集团公司要求,探索推进“反向飞地”服务。

(四)构建综合化公共服务平台

建立综合化公共服务平台,为园区企业提供诸如人才服务、会务服务、管理咨询服务、生活配套服务等。深化各类服务能力,如人才服务,嫁接专业性、行业性人才市场,与国内外知名猎头公司在园区合作设点,为高层次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优质服务。通过综合化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为企业赋能,服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。